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体检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结节的检出率也跟着升高,比如肺结节、乳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等。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甲状腺结节,我国甲状腺疾病、碘营养和糖尿病全国流行病学调查(TIDE)项目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20.43%,其中发展为恶性肿瘤的几率为8-16%。
在查出甲状腺结节后,人们的态度往往两极分化,有人不当回事,觉得这无关紧要;有的人则十分担心,很害怕结节会癌变,甚至什么都不敢吃,总觉得眼前的食物都是“发物”,甚至连豆腐都不敢吃。
那么,查出甲状腺结节后,到底哪些食物不能吃?豆腐还能不能吃了?甲状腺结节距离癌变还有多久?
豆腐,是甲状腺结节的“祸根”?
豆腐作为日常中最常见的一种豆制品,其营养价值极高,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质和钙,还含有铁、镁和钾等多种矿物质与维生素B群等营养成分,被称作为“植物肉”。
虽然豆腐营养价值高,但同时也因为其含有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所以有传言就称,这种成分可影响人体的雌激素水平,而雌激素又恰好可促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所以会影响甲状腺健康,诱发结节。
豆腐中含有大豆异黄酮确实不假,但其在人体内的代谢路径和甲状腺激素并不相同,更重要的是豆腐中的异黄酮含量相对比较低,正常食用一般不会对甲状腺产生明显影响,更不会诱发或加重甲状腺结节。
不想结节恶化,这4种食物才真的要少吃!
①高碘食物
适量摄入碘元素对人体来说是好事,因为适量碘元素在进入人体后,甲状腺会将其合成为甲状腺素,维持机体正常活动。
可如果长期过量摄入,就可能导致甲状腺自身调节失衡和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甲亢、甲减、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结节等问题。
常年的高碘食物有干海带、海带、干虾仁、猪肝和鹌鹑蛋等,尤其是干海带,其碘含量大概是36240ug/100g,是正常人一天摄入量的241.6倍,因此一定要十分注意。
②高糖食物
我们都知道,长期大量摄入高糖食物可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殊不知高糖食物对甲状腺来说同样不友好。
因为高糖饮食可能会导致人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升高,并促进甲状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这种增殖与分化的过程一旦失控,便可能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形成以及恶化。
与此同时,高糖饮食还可能引起体内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加重甲状腺结节的发展。
③辛辣刺激食物
辣椒、胡椒、芥末和姜葱蒜等,都属于辛辣刺激食物的范畴。这类食物容易刺激咽喉黏膜,加重吞咽困难和吞咽疼痛的症状,同时还可能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从而促进结节生长,不利于病情恢复。
④部分海鲜
大虾、生蚝和黄鱼等,虽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也很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但这类海鲜的嘌呤含量同样很高。
而嘌呤代谢产物是尿酸,长期大量食用此类食物会导致尿酸水平过高并很容易引起机体的代谢障碍,从而出现相应疾病。
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会不会癌变?
关于甲状腺结节是否会癌变这个问题,国际权威期刊《JAMA》上曾有一篇研究指出,两种情况下的甲状腺结节,需要进一步筛查,以排除癌症的可能:
1、甲状腺结节超声分级评分为3分,当结节直径≥2.5cm需要考虑做细胞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2、当结节直径<1.5cm,但超声分级评分为4-5分的甲状腺结节,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考虑进一步检查。
事实上,临床上约95%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并且良性结节基本上不会恶变,一般只需要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即可。
但是如果结节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考虑切除了:
①直径>5cm,引起压迫症状,声音出现嘶哑症状时;
②彩超显示未实质性包块、砂砾状微钙化、边界不清晰、血流丰富且伴有淋巴结转移时;
③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患者,已经影响到了甲状腺功能的。
身体出现4个异常,可能是甲状腺生病的信号
①毛发稀疏
由于甲状腺所产生的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氨酸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且控制皮肤与毛发的代谢。一旦这些激素量太高或者太低了,都可能导致异常脱发的出现。
②声音容易嘶哑
因为甲状腺和喉返神经位置十分接近,所以当肿瘤侵犯到喉返神经时,就可能压迫到喉返神经,从而引起声带麻痹,进而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
③易怒、易焦虑
如果经常感到莫名其妙的烦躁不安,那很可能是甲状腺过度活跃导致的,因为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会导致莫名的紧张和焦虑。
临床研究显示,有不少甲亢患者都会出现心慌症状,也就是心跳莫名加快。
④容易出汗
明明没有做体力活,甚至没有运动,但却总是汗流浃背,也需要重视。因为甲状腺调节人体能量的生成,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会加速新陈代谢功能,从而让人容易出汗。
眼下正值夏季,人确实容易出汗,可明明在空调房里或者吹着电风扇,但出汗却特别多,一定要警惕。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