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消息

        

 
8种家庭常备的外用药,您给宝宝用对了吗?

秋天的蚊子猛如虎

战斗力直线“飙升”

出手那叫一个“快准狠”

图片说明

相信不少宝宝已经领教了它的厉害

太太太痒了!

图片细节

宝宝皮肤娇嫩

除了蚊虫叮咬后

出现红肿痒

皮肤也容易出现荨麻疹、痱子等各种问题

瘙痒难耐

宝爸宝妈开始百度各种外用药品对症用药

儿童可不是成人的缩小版

这些药物在使用时讲究可不少

1.碘伏

图片细节

适应症:用于化脓性皮炎、皮肤真菌感染、小面积轻度烧烫伤,也用于小面积皮肤、黏膜创口的消毒。

适用于:适用于伤口部位和手术时的消毒,能够有效杀灭细菌,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局部感染。碘伏比酒精刺激性相对较小,更适合婴幼儿使用。

2.炉甘石洗剂

图片细节

适应症:用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和痱子。

适用于:当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没有明显渗出,伴有剧烈瘙痒,如痱子初起,皮肤密集的针尖大小丘疹、丘疱疹,周围有红晕;急性湿疹,皮肤瘙痒明显,但没有渗液、糜烂时使用。

3.莫匹罗星软膏

图片细节

适应症:本品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溃疡合并感染、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适用于:当皮肤出现红肿、疼痛,中央有脓头形成,如毛囊及毛囊周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毛囊炎),或多个毛囊炎症融合形成的疖肿。

4.夫西地酸乳膏

图片细节

适应症:本品主治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极小棒状杆菌及其他对夫西地酸敏感的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主要适应症包括:脓疱疮,疖,痈,甲沟炎,创伤感染,须疮,汗腺炎,红癣,毛囊炎,寻常性痤疮,本品适用于面部和头部等部位的感染而无碍外观。

适用于:比如手指或脚趾甲沟周围红肿、疼痛,甚至有脓液流出的甲沟炎,或是皮肤出现薄壁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周围有红晕的脓疱疮。

5.红霉素软膏

图片细节

适应症:用于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小面积烧伤、溃疡面的感染和寻常痤疮。

适用于:适用于皮肤有小面积的破损、烧伤,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或寻常痤疮出现红肿、化脓时。

6.糠酸莫米松乳膏

图片细节

适应症: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及皮肤瘙痒症。

适用于:当皮肤出现大片红斑、密集丘疹、水疱,伴有剧烈瘙痒,尤其在湿疹急性发作期,皮肤炎症明显时使用。

7.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图片细节

适应症: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过敏性湿疹及苔藓样瘙痒症等。

适用于:比如接触某些过敏原(如花粉、动物毛发)后,皮肤迅速发红、肿胀、瘙痒,出现丘疹、丘疱疹,这种情况下适合使用。

8.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图片细节

适应症:低效皮质激素无效的1岁以上(含1岁)儿童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用本品缓解特异性皮炎引起的炎症和瘙痒。患有皮质激素可缓解的其他皮肤病的儿童使用本品前应咨询医生。

适用于:通常情况本品常用于严重的特应性皮炎,皮肤大面积红斑、渗出、剧烈瘙痒,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选用,但使用时需注意不良反应。

医生提醒

儿童皮肤角质层薄,血管丰富,非常娇嫩。因此,儿童通过皮肤吸收的外用药要比成年人多,一不小心就容易引起中毒反应。所以,给儿童使用外用药,需牢记:

  • 使用前是否清洁皮损,需视情况而定。如:仅有红斑、轻度脱屑可直接涂药;对于硬质肥厚的皮肤,可先水洗使其湿化,如效果不佳,还可以使用温水泡再加上适当的按摩,以促进药物均匀渗入皮肤当中。
  • 过敏体质初次用药,应小范围试抹。为了降低过敏风险,过敏体质初次用药时,建议先在耳后或者手腕内侧小范围少量涂抹药物,观察12-48小时,如未出现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方可按医嘱使用药品,若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诊。
  • 用药浓度应比成人低。儿童外用药浓度如接近成人浓度,易引起红斑、脱皮、烧灼感、疼痛等局部刺激反应。如维A酸类外用药,儿童应用浓度一般小于0.03%为宜。
  • 用药次数宜减少。如莫匹罗星软膏在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脓疱疮时,为了达到治疗效果,儿童在使用时不必刻意减量,但用药次数可以酌减。
  • 涂药宜薄且均匀。如炉甘石洗剂在治疗湿疹时,使用前应充分振摇,这样才能够保证有效成份均匀,再均匀地薄涂于患处。
  • 局部涂药面积不宜过大。如皮质激素软膏大面积外用于儿童,可能会引起全身性水肿。
  • 涂抹多种药物,宜设间隔期。同一部位涂抹多种药物时,为避免药物的相互影响,两种药物的涂抹时间应该间隔15-30分钟。如药液和药膏均需使用时,遵循“先药液后药膏,先低浓度再高浓度”的原则。遵医嘱给药。
  • 外用药首次开启后的保存方法。软膏剂在首次开启后,最佳使用期限是1个月,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最多保存2个月,如卤米松乳膏。洗剂在首次开启后,最佳使用期限是1个月,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最多保存6个月,如炉甘石洗剂。

文字:药学部 杨海军

排版:宣传科 侯晶晶| 审核:宣传科 高琦 杨馥羽